Search

吾友劉貝兒是我學姊的姐夫,先生同事的先生。我們是偶爾聊上幾句的網友,連結我們的不是百轉千迴的關係,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吾友劉貝兒是我學姊的姐夫,先生同事的先生。我們是偶爾聊上幾句的網友,連結我們的不是百轉千迴的關係,而是書本。與其說交流心得,不如說斜槓家庭圖書館長的貝兒總是可以推薦我好書,對我的想法做出批判,避免我陷入同溫迴圈無法自拔。
因此新書出版我當然不能放過他,贈書之餘也請他寫了推薦文。貝兒的文字流暢深度之餘還有三分酸度,我非常推薦大家一讀,必能莞爾一笑。

他對此書的好話我就不多描述,已經看過此書的人應該都懂,就是買就對了,不會後悔。

他對此書的批判我倒想回應一下。
摘自內文:
將讀者設定成只有女性,這是畫地自限。比如Part2的主標題「妳真的懂月經嗎?」我倒是想問為何只問女性懂不懂。莫非是男性都已經很懂或是男性不想懂,還是男性不需要懂?身為男性或許永遠不可能體會月經是什麼,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理解,特別這是人類(哺乳類?)的生命之源。

我承認我們為了讓書本的市場更清晰的劃分出來,在編排上的假想讀者都是女生。在寫作的過程中,我也不時在思考,男性對這個議題會有興趣嗎?非醫療人士對女性身體的了解到底有多少?他們也會困擾嗎?我是不是該從他們的角度來寫上幾篇文章。好比「我的伴侶經痛我該怎麼辦?」
「 性行為,伴侶很痛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」只可惜也很慚愧的是,我對地球上另一種人類的理解實在太少,唯一熟識的幾位又不是一般人,好比我先生。因此試寫了幾個字就實在無法繼續。不過要強調的是,男性當然也很需要懂月經,畢竟月經就真切的是生命的起源。


最後我想說的是,貝兒在文末引用伏爾泰的名言「僅僅希望某事物存在,完全不能證明它的確存在。」真是深得我心,我在破除迷思的路上,不時也會遭受攻擊批評,就是靠著這句話捍衛自己的決心。而我在面對新事物思辨時,也總會想起這句話提醒自己,不能以偏概全,先下結論再找佐證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個長的像運動員的婦產科醫師 陶醉於新生兒爽朗的哭聲 被胎兒3D的臉龐療癒 熱愛重訓跑步 偶爾做做健康大於美味的餐點 懷抱著無限夢想 努力前進著
View all posts